2:如何鼓励孩子听话

by 希希,刘芸 | 妈妈心

上一期节目当中我们发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下意识的会用一些消极的方法让孩子跟我们合作,比如,威胁,比较…等等。都说意识到问题是变得更好的开始。我们意识到了这些方法真的欠妥,不但会让孩子更叛逆而且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个时候听众朋友可能就会问了,我现在知道这样不好,但怎么做才好呢?这一期节目呢,我们继续聊聊“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做”这个话题。

 

鼓励孩子合作小技巧

  1. 描述看见的,描述问题

场景1: 孩子在浴缸里玩水忘记把水龙头关上了,水都快溢出来了。妈妈进到浴室看到了这个场景后的反应。

反例:你真不负责,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

描述:约翰,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

场景2: 爸爸不久前给Lucy买了一只狗,希望Lucy能够通过养小狗建立她的责任心。又到了一天需要遛狗的时间了,Lucy却仍旧坐在椅子上做自己的事。于是爸爸走了过来。

反例:你整天都不遛狗。你就是不应该养宠物!

描述:亲爱的,我看见小狗在挠门呢?

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如果只想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而不是把问题越变越大。

 

使用描述的语言的时候,需要避免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就集中在“该做什么”上。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直接描述问题就好了,不要加“你”。大家感受一下,“你把牛奶洒了,拿抹布擦擦。”VS“牛奶洒了,我们需要一块抹布擦擦。” 就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加上“你”以后,会让人觉得被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当我们描述时间的时候,孩子也容易听出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描述技巧的最好运用,是在孩子感到确实需要让他去做的时候才有最佳效果。

 

  1. 提示

场景1:Eric在床上边看书边吃苹果,吃完后就直接放到床单上了。妈妈进来看到后的反应。

反例:真恶心!苹果核怎么能放在床上!这里简直就像猪圈一样!

提示:苹果核应该扔到垃圾桶里。

场景2: 奥利拿着笔在墙上画的正带劲,爸爸突然看到了。

反例: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我就揍你!

提示: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

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的时候,它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用错方式问题不但不会解决而且会越来越被激化。

其实提示对我们来讲并不难,难的是在后面会时不时的加一些攻击性的字眼。比如:牛奶不放入冰箱就会酸,跟你说了多少遍你都不听!真不知道你耳朵长到哪去了!

除了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提示就好,不要加入自己的情绪和攻击的字眼之外,还有一点是需要家长注意的,就是避免提示孩子她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比如:告诉你个12岁的孩子,油手需要用洗手液才能洗干净。他可能会觉得,我们认为他太傻了,故意这样说。

 

  1.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场景1: 到了孩子们睡觉的时间,姐姐雯雯跟妹妹欣欣答应妈妈看完电视就穿睡衣。可是看完电视她们不但没有换睡衣,反而在沙发上跳的正欢。妈妈走到沙发旁边对他们说。

反例:我已在跟你们说穿上睡衣,你们就知道在这里玩。你们答应好看完电视就穿睡衣,我怎么没看出来你们有什么动静?你们难道不知道说话不算话特别不好吗?

简单的词语:孩子们,睡衣!

场景2: 几米快出门的时候忘记带自己的饭盒。妈妈看到了的反应。

反例:你看你,又是要出门了忘记拿饭盒,如果脑袋不长在你身上,你连脑袋也会忘记拿。

简单的词语:几米,你的饭盒。

很多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代替了强迫命令,也给了孩子一个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机会。省时间,不费嗓子,又能避免冲突。也就是用简单的话语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然后自主的去做。

  1. 说出你的感受

场景1: Jack总是打断Sarah的话。Sarah的反应…

反例: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说出你的感受:如果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我会觉得不高兴。

场景2: Tom回家的时候忘记关纱窗了。

反例:你到底怎么回事?这么不长记性!总是让纱门敞着。

说出你的感受:Tom,请进门的时候顺手把纱窗关上。如果把苍蝇放进来在食物上飞来飞去我会很郁闷。

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到别人。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多数家长都会觉得,不压抑的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够某种程度的减轻自己的负担,家长也不用也不能永远的对孩子保持耐心。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过程当中孩子也在学习我们处理我们自己感受的态度和方法。当然需要正确的来表达消极的感受,而不是给我们乱发脾气找借口。

每个孩子都是很特别的。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绝对的方式就一定适合你们的孩子,在其中找到平衡点真的很重要。

 

  1. 写便条

场景1: 一位爸爸因为女儿每次吹完头发后留在地下满地的头发而郁闷。于是他在浴室的玻璃上写了一个纸条给女儿。

他在便条上这要写到:亲爱的,希望下次你吹完头后,能将地上的头发顺手清理干净。

场景2: Peter把车库给弄的到处都是纸。爸爸不想再对儿子大吼大叫了,他决定用写便条的方式来处理。

以下是他写在便条伤的内容:亲爱的Peter,我知道你忙于运动和学习。但这堆纸需要收拾一下,捆在一起。谢谢。爸爸。

无论孩子认不认字,他们都会很期望收到小纸条。小纸条很多时候可以很好的鼓励孩子的好行为,也鼓励孩子回复父母的便条,来来往往中沟通的桥梁和习惯就建立起来了。拿起笔来写比总是张嘴喊啊唠叨啊省力多了。是个省时间,便捷,而且还很值得我们去回味。

 

写便条这样的方法怎么用在还不识字的孩子身上?虽然小的孩子不能认字,但是他们也在试图在“读”父母给他们的便条。孩子很想知道纸条上的内容,这个时候家长跟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他解释的时候,印象就会很深刻。反而比直接说要有效果的多。所以不能认字完全不影响小便条的力量,有的时候甚至效果更好,因为抱有一种神秘感。另外家长也可以用画画的方法把味性。

活学活用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上学,或者在家自己安安静静玩的时候,抽几分钟时间练习这些技巧。在真正突然事件发生之前,先假设几个场景来操练操练。

 

练习:你走进卧室,看到孩子刚洗澡出来,把湿毛巾扔在床上。

 

通常情况你会怎么对孩子说?

 

跟你说了多少遍,湿的毛巾怎么老是放在床上,把床都给弄湿了,晚上你睡在这湿湿的床上不生病才怪了!

 

同样场景,运用小技巧后你会怎么做?

 

1.描述:宝贝,湿浴巾在床上

2.提示:湿浴巾放在床上,床会湿的哦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宝贝,浴巾!

4.说出你的感受:湿浴巾在床上让我觉得真的很郁闷。

5.便条:孩子在洗澡的时候我会用A4的纸写一个便条放在床上提醒孩子。内容我会这样写:亲爱的,记得将用完的湿浴巾直接放在晾衣架上哦!谢谢配合。

 

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跟听众朋友们分享了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鼓励孩子跟我们合作的一些智慧的小技巧,以及在实际操作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我们刚刚分享的无数的例子当中,有一个共通点就是 — 互相尊重理解是合作的开始。记得有一句话是大致是这样说的:所谓母亲的技巧,就是指母亲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母亲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因为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所以这些小技巧更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辅助品,在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帮我们建立一种情感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责任心,主动性,在互相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爱的能力。我想这些才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的宝贝和财富。

我们期待听到你们的想法和建议

联系方式:info@xiaofengmedia.com